富士吉田市的地理環境因為火山噴發所形成的熔岩地帶導致土地貧瘠且不適合水稻耕作,但非常適合小麥、蕎麥和豆類等雜穀的栽培。將麵粉和水混合製成麵食,發展出餺飥、烏龍麵等飲食文化。吉田烏龍麵特色是粗且富有嚼勁、每間店有著各自獨特口感的手打的麵條。加上馬肉、高麗菜等配料,湯汁大部分是味噌醬油。而且都有獨門的辛味調味料,地方媽媽笑說是因為天氣太冷了,想要藉著辣味讓身體暖起來。我覺得這裡的辛味調味料會比日本其他城市來的更辣一些,也是吉田烏龍麵的風格之一。
至於吉田的烏龍麵為什麼麵條特別粗、有嚼勁呢?有許多種解釋,最普遍的說法是早期紡織業蓬勃的時候,女人都忙於紡織,煮飯的事就交給了男人,為了快速做好料理,用力的打著麵團、麵條切得粗一些,就煮出了很有男子氣概的吉田烏龍麵,吃粗飽的。
到了富士吉田搜尋「うどん」會跳出十幾間地標,就好像在台灣去到了嘉義,到處都是火雞肉飯,不過每間吃起來都略有差異,有各自擁護者。底下來推薦幾間我實際吃過的吉田烏龍麵:
桜井うどん(Sakurai Udon)
最經典的老字號烏龍麵,餐單很簡單,要吃涼麵還是熱湯麵、份量大中小,走進櫻井就好像在某人家裡吃飯一樣,在塌塌米上的餐桌,放著一台老舊的電視機,端上桌的烏龍麵非常的樸實,泡在湯裡豆皮跟高麗菜絲,吸飽了湯汁跟麵條一起呼嚕嚕地吃十分過癮。
Hoshiya 手打ちうどん奉仕や (Hōshiya)
我點了蔬菜天婦羅麵,裹上麵衣的洋蔥跟蘿蔔被炸的香甜酥脆,會忍不住一口接著一口。湯頭也是非常順口的醬油味增,配菜是醃過的馬肉,不特別看菜單的話,吃起來的口感其實跟牛肉很像,所以沒吃過馬肉的人也可以放心嘗試看看,
Fujiya (ふじや)
Fujiya的麵條是這幾間裡面最硬的,點了人氣的黑色麵條,但是感覺吃起來跟其他一般烏龍麵沒太大差異,但是我很喜歡富士屋的炸黑輪,外脆內軟還帶著微辣的口感很是驚艷,還有炸蝦、馬肉、海帶等配菜,想要吃個豐盛的午餐可以來這裡品嘗,而且離富士山車站很近喔!
元祖 みうらうどん(Miura Udon)
走進店裡就會看到滿滿的客人,忙碌的廚房冒著燙麵的蒸氣,上麵的速度跟翻桌率非常的高,由此可見元祖烏龍麵的人氣非同小可。他的麵條看似比其他店家來得粗,但非硬梆梆而是有嚼勁的口感,配菜是滿滿的高麗菜與馬肉,簡單的料理但也都有兼顧到營養。
食工房-桑原( Food Studio Kuwabara )
富士吉田的烏龍麵大多都是以醬油味增為湯底,但食工房-桑原的湯底更加清淡,喜歡清爽味增感的人可以來這邊品嘗。而且店裡還有一個人氣商品-迷你天丼,小小的米飯上疊滿像山一樣的蔬菜天婦羅,淋上甜甜的醬汁,讓人一口接著一口停不下來。如果你不知道今天要吃飯還是吃麵,就來食工房-桑原吧!